新闻动态

拔智齿等于拔智慧?

2016-06-29 14:34:56

郑渊洁有部作品《智齿》,内容是:一位深受读者欢迎的作家,在医生的劝告下拔除了智齿,却丧失了写作能力,之后为了把智齿复原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智齿

没有智齿就真的没有智慧了吗?

智齿,是口腔内最里面的第三颗磨牙,一般在20岁左右萌出,这个时候人的心智刚好成熟,被看做是“智慧到来”的象征,因此被称为“智齿”。另外,也有一些人不长智齿,还有一些智齿长到一半没有长出来。

智齿

虽然被叫做“智齿”,但智齿除了在冠周炎发作的时候会因为疼痛而影响思考能力外,跟人的智商没有任何关系,智齿只是一颗普通的牙齿。有患者感觉拔了智齿后短期内记忆力变差,很有可能是被“智齿”的名称误导。另外,也可能是因为拔牙时使用的麻醉剂及比较强烈的疼痛和噪音刺激造成的暂时不适。

智齿

拥有智齿不代表一定拥有智慧,却很有可能存在口腔隐患

智齿在生长过程中如果不能正常萌出,往往会伴随一些症状的出现:牙冠的一部分被周围软组织包绕,形成一个类似口袋的空隙,食物残渣易进难出,导致智齿周围软组织红肿、积脓,严重的会有疼痛、开口困难、发热等症状。

智齿

所以,不管有没有智齿,都不能忽视智齿的存在,更不可以轻视智齿存在的隐患。在发现上述症状时,要及时找口腔医生进行相应的处理;未发现症状的也应在16岁以后开始观察,定期检查牙齿,一旦发现存在隐患的智齿,应及早进行处理。

智齿

最后,同样借用郑渊洁老师的作品《智齿》,最后讲道:那位作家最后虽找回了智齿,但那颗智齿已然成为一种装饰而已,但作家已经翻然醒悟,明白了智齿并不与智力牵连的道理,放下心理负担后,写出了更受读者欢迎的作品……》》》在线了解更多